奋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一词,折射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历史的深刻思考,代表了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开创美好生活的责任与担当。2020是全

小康一词,折射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历史的深刻思考,代表了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开创美好生活的责任与担当。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们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但是我们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我们只有坚定不移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最终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持稳中求进,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这三大攻坚战,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口,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手段。当前加大力度补齐脱贫“短板”,解决贫困“死角”,真正实现精准脱贫。地方政府要坚决扛起污染防治的责任,实现污染防治攻坚的高标准、高力度。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走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创新之路,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另外还要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把握规律,增长才干,全面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升工作能力。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党组织领导力不强、一些党员干部能力不足等问题,要进一步优化各级领导班子,强化干部实物能力,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领导干部必须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检验履职尽责的根本标尺,只有领导干部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聚强大能量。

坚持监督执纪,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聚焦全面小康,正风肃纪提供了坚强保障。首先要完善制度,筑牢防火墙,这需要监督检查部门严格要求自己,抓住工作实效,确保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违规必查。纠正不正之风,提高工作效率。完善机关工作规章制度,转变不良作风,进一步强化规范管理。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另外还需要强化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工作,确保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

虽然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只要我们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努力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加大政策调节力度,就能转危为安,把发展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最终实现小康社会发展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乐波)

(责编:高红霞、罗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