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科研院所改制概念股有哪些?军工科研院所上市公司一览


齐鲁财富网: 军工科研院所改制概念股有哪些?军工科研院所上市公司一览(干货)在我国,军品的研发设计一般在研

  军工科研院所改制概念股有哪些?军工科研院所上市公司一览(干货)在我国,军品的研发设计一般在研究所进行,研究设计完成并定型后,由工厂负责批产制造任务,研究所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比较强。齐鲁财富网小编为您提供 

  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正式启动,首批名单共41家

  7月7日,国防科工局召开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推进会,宣布启动首批41家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标志着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正式启动,军工科研院所改革进入最为关键的实施阶段。会议指出,军工科研院所改革是中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全面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军工改革是国企改革先锋,科研院所改制是国防军工改革重要方面

  国企改革的目的就是把劣势转换为优势,利用生产关系的改变来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多年来,国有企业积累了大量先进技术,掌握了资源优势,一旦体制改革进展顺利,企业发展水平和盈利能力会有很大改善。在过去的国企改革历程中,军工企业一直是工作重点。我们认为,在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中,军工改革将起到先锋作用。其中,科研院所改制能激发企业活力、加快技术转化为批产武器和生产力的速度,是国防军工改革的重要方面。

  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和资产证券化是军工重要投资逻辑

  在我国,军品的研发设计一般在研究所进行,研究设计完成并定型后,由工厂负责批产制造任务,研究所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比较强。研究所进行资产证券化首要解决的是事业单位法人向企业法人转变的问题。军工研究所改制就是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军品研究所逐步转为企业。改制后的研发单位,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和混合所有制等方式,将过去积累的研发技术转为优质的产品,同时打造高水平的军民融合企业。因此军工科研院所改制是军工改革的重要前提,随着改制进入落地期,军工改革将全面推进。

  从集团和公司两个维度梳理军工科研院所改制投资机会

  截至目前,航天科工、航天科技(28.76 -0.69%)、电科、兵器工业等集团证券化比例仅20%左右,资产证券化有较大提升空间。军工集团下属均有大量科研院所,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将整体利好对国企军工上市公司。1)集团层面:航空、航天、电科、船舶、兵工等军工集团高端装备资产体量大,成长性好,旗下上市公司将受益军工改革制度红利。2)公司层面:大股东拥有优质科研院所的上市公司有:四创电子(62.98 +1.42%)、国睿科技(28.52 +4.16%)、中航电子(16.97 +0.41%)、中航机电(10.33 停牌)、中直股份(44.80 -1.39%)、航天电子(8.72 +1.63%)、航天长峰(21.56 -1.51%)、航天科技、航天晨光(15.07 -4.01%)、航天发展(10.42 -0.29%)、航天机电(8.47 +3.04%)、北方导航(15.10 -0.92%)、光电股份(19.37 -0.77%)、奥普光电(17.59 -1.62%)、中船科技(17.45 -0.51%)、中电广通(31.10 -4.48%)、久之洋(68.07 -1.49%)、杰赛科技(22.95 +2.87%)等。

  通过比较股东研究所体量、研究所产品技术水平等指标,关注相关公司:

  1)中航机电(托管的609/610所体量大);2)中航电子(托管了雷电所、光电所、无线电所、飞控所、计算机所等五家航电研究所);3)四创电子(股东38所,相控阵雷达龙头);4)国睿科技(股东14所,相控阵雷达龙头);5)航天电子(航天九院)等上市公司。

  风险提示:军费增速不达预期。

  报告正文

  军工改革是国企改革先锋,科研院所改制是军工改革重要方面

  7月7日国防科工局召开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推进会,宣布启动首批41家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标志着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正式启动,军工科研院所改革进入最为关键的实施阶段。会议指出,军工科研院所改革是中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全面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国企改革就是改变国有企业的制度和生产关系,目的是把劣势转换为优势,利用生产关系的改变来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多年来,国有企业积累了大量先进技术,掌握了资源优势,一旦体制改革进展顺利,企业发展水平和盈利能力会有很大改善。在过去的国企改革历程中,军工企业一直是工作重点。我们认为,在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中,军工改革将起到先锋作用。其中,科研院所改制能激发企业活力、加快研发水平转化为批产和生产力,是国防科技工业改革的重要方面。

  中国军工行业改革的必要性

  军工行业涉密、战略地位重要等原因,之前军工企业基本都是国有企业,下面是军工企业进行国企改革必要性:

  在当前强军目标的时代背景下,从国家战略等方面来看,军事强大是我国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撑,军事工业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点,使之强大的改革也是必须的。《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提出坚持军民深度融合,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努力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发展,由跟踪研仿向自主创新转变。

  经济增速下行趋势下,军工企业业绩承压。过去军工企业在业务发展方面,拿的多是军队装备部订单,订单具有计划制特点,相对稳定,在当前军费稳步增加的背景下,军品业务具有稳定的成长性,整体周期性不太明显。但是军工企业多是军民品业务均涉及,民品业务受宏观经济下滑影响很明显。虽然军工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基本和国企整体负债率差距不大,但要承担军事实力发展壮大的任务,需要在很高门槛的前沿技术不断增加前期投入,比如火箭、卫星、导弹、战斗机、电子对抗等方面,这都给军工企业带来了较大现金需求压力。比如中航工业集团2014年底总资产7846亿元,权益2753亿元,资产负债率65%,资产负债率处于中等稍高的水平,这是因为中航工业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业务都在大规模投入期,军机在研发新型号方面需要大量投入期,民用飞机业务多在培育期,现金流回收晚。

  总结来说,军工企业也迫切需要进行国企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完善军品定价机制改革和军工企业盈利机制,增强企业效率和效益,完善收入分配机制,进行军民融合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员工积极性,进一步为军队提供世界先进的武器装备。

  军工改革遵循国企改革1+N实施架构,重点领域全面提升效率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以“1+N”形式出台,全面涉及到国企改革的重点领域:国有企业功能定位与分类、国企治理结构、国有企业投资与运营公司试点方案、混合所有制改革、薪酬改革、激励机制、国资监管等方面。

 

  根据国企改革的官方媒体报道、相关政策文件

  

  军工行业大部分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上文中大部分国企改革实施的内容,都会应用到军工行业的国企改革中,我们认为军工国企改革的重点方向会是资产证券化、科研院所改制、军品定价机制改革、军民融合、混合所有制等几个方向。

  混合所有制方面,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加快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军工混改、军民融合、军工院所改制等改革进程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军工等七大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2017年3月31日,发改委委内改革专题会议指出,着力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尽快批复实施试点方案,形成一批典型案例,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要把握进度,争取做到5、6月份改革方案全部报出,党的十九大之前出台实施。

  2017年5月,在军工领域,中国兵装已制订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初步方案,确定了4家试点单位。中船重工、航天科技、中国电科等也在积极推进混改工作。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是混改加速实施年,央企混改未来将在数量、层级、深度等方面寻求更大突破,尤其是军工、民航、通信三大行业推进的力度和进度存在超预期的可能。

  中航工业集团开始逐步剥离地产等辅业,强化主业,瘦身健体。同时越来越多的军工集团开始聚焦主业,提高效率,重视盈利水平,加快推进改革。

  ? 6月20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习近平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审议通过《省(区、市)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设置的意见》等四份文件。

  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正式启动。7月7日国防科工局召开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推进会,宣布启动首批41家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标志着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正式启动,军工科研院所改革进入最为关键的实施阶段。会议指出,军工科研院所改革是中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全面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因此,以混改、科研院所改制和资产证券化、军民定价和军民融合等为代表的军工改革,将给军工高端产业带来中长期制度红利。军工改革将有助于打造国际一流的武器装备、富竞争力的军工企业和军民用技术领先、社会贡献度大的军工产业集团。

  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和资产证券化是军工重要投资逻辑

  在我国,军品的研发设计一般在研究所进行,研究设计完成并定型后,由工厂负责生产制造的批产任务,研究所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比较强。研究所进行资产证券化首要解决的是事业单位法人向企业法人转变的问题。军工研究所改制就是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军品研究所逐步转为企业。改制后的研发单位,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和混合所有制等方式,将过去积累的研发技术转为优质的产品,同时打造高水平的军民融合企业。因此军工科研院所改制是军工改革的重要前提,随着改制进入落地期,军工改革将全面推进。

  事业单位改制:降低财政负担,提升市场化水平和经营效率

  2011年4月初,中央已经确定了一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时间表,共涉及到超过126万个机构,4000余万人。该表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中国将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015年1月审议通过的《国家安全战略纲要》,提出要加快航天系企事业单位改革,提升经营效率,这将成为军工事业单位改制的重要突破口。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指将现有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为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通过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降低财政支付负担,提高其市场化水平。事业单位改革需要解决其部分单位从事业单位法人向企业法人转变,解决其过去养老金欠账问题,然后将部分单位进行资产证券化。

  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军工改革重要前提

  我们认为,研究所进行资产证券化首要解决的是事业单位法人向企业法人转变的问题。军工研究所改制一方面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军品研究所逐步转为企业;另一方面需要解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补缴的问题。只有改制后的研发单位,才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和混合所有制等方式,将过去积累的研发技术转为优质的产品,同时打造高水平的军民融合企业。因此军工科研院所改制是军工改革的重要前提,随着改制进入落地期,军工改革将全面推进,后续将大力推进军工资产证券化、混改、军品定价和军民融合战略等军工改革。

  科研院所改制:盈利能力强,改制后资产有望证券化

  军工业务的事业单位多是盈利能力比较强的设计单位。研究所改制后,税收、养老等负担加重,国家还需要配套增加在设计研发端的投入以更市场化的方式维持军品研制水平的竞争力。因此军工科研院所是各大军工集团最优质的军工资产。军工科研院所的高精尖武器产品往往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因此价值量占比较高,大量优质资产仍未上市。军工科研院所完成改制后可以注入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来发展军工产业,将提升军工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军工资产证券化:外延发展机遇,提高融资能力

  从国外经验来看,美国的军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了军工资产证券化,冷战后的美国军工行业由50多家整合到目前的五大军工集团,催生出波音、雷神、通用动力等军火巨头。目前,我国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普遍较低,十大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水平仅为30%左右,且呈现“大院所、小上市公司”的特点,上市公司体外存在大量优质资产。所以,我国军工企业潜在资产证券化的空间很大。

  薪酬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利益一致,增强活力

  军工企业由于体制相对保守,激励机制比较传统,实行员工持股等激励措施的企业极少,不利于发挥优秀人才积极性。我们认为,未来军工企业也会逐步完善激励机制,上市公司和适合的非上市公司会更多的实施员工持股等混合所有制,激活员工积极性,盘活存量资产,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军品定价机制改革:做大做强军工企业的重要一环

  根据申万军工行业分类2016年年报,销售净利润率仅1.5%。其中生产军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销售净利润率3.8%,配套类企业军品部分的销售净利润一般在10%左右。而美国军工企业例如整机厂洛克希德马丁销售净利润率在11%,诺斯罗普·格鲁曼销售净利润率在9%,波音在6%左右,核心配套类企业销售净利润率在7%-15%。我国军工企业集团仍以军兵种进行划分,零部件供应更多还是采用内部非市场化的方式,使得军工企业盈利难度较大。我们认为,中国要想发展壮大军工企业,需要更多参考美国的体制,增强盈利能力,实现人才资金和人才积累,研发出更先进的军事装备。因此军品定价机制改革是重要方向,放开原来成本加乘的定价机制,根据军品的特点进行分类,采用更加市场化的定价机制,提高军品利润率,利于大幅提升存量军工资产的盈利能力。

  军民融合:引入竞争,民参军+军转民双向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贡献度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专项行动会议提出,将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军民融合一方面引入民企参与军品生产,给传统军品生产企业压力,促使其提高自身竞争力。在在竞争的环境下,参与主体都能提高技术水平,为部队提供最好的装备。另一方面,通过军转民,有利于军工国企积累的技术向民品市场转化,开拓新市场,增加利润来补贴和发展军品业务的同时,带动国家经济升级转型。

  我们认为,随着军工科研院所改制的落地实施,军工企业的国企改革将通过研究所改制、资产证券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军品定价机制改革、军民融合等政策,从“存量资产盈利能力的提升+上市平台资产注入的资产质量改善”两个方面提升军工企业价值,这将大幅提升军工上市公司质量,增强其研发和盈利能力,提升其竞争力,使其更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和世界一流水平的军工企业。

  军工科研院所改制的投资机会

  截至目前,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电科、兵器工业等集团证券化比例仅20%左右,资产证券化有较大提升空间。军工集团下属均有大量科研院所,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将整体利好对国企军工上市公司。

 

  集团层面

  航空、航天、电科、船舶、兵工等军工集团高端装备资产体量大,成长性好,旗下上市公司将受益军工改革制度红利。军工国企主要是十大军工集团及从事军品生产的其他国企。除了下表中的十家主要单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网站上军工集团还列举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这些单位也是重要的军工生产单位。这些军工集团是我国军事武器装备保障的主体,也是军工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向。这些军工集团根据生产的武器不同,保障不同的军种。

 

  公司层面

  大股东拥有优质科研院所的上市公司有:四创电子、国睿科技、中航电子、中航机电、中直股份、航天电子、航天长峰、航天科技、航天晨光、航天发展、航天机电、北方导航、光电股份、奥普光电、中船科技、中电广通、久之洋、杰赛科技等。
 

 

  重点关注公司:

  通过比较股东研究所体量、研究所产品技术水平和未来发展空间等指标,重点关注的相关公司: 1)中航机电(托管的609/610所体量大);2)中航电子(托管了雷电所、光电所、无线电所、飞控所、计算机所等五家航电研究所);3)四创电子(股东38所,相控阵雷达龙头);4)国睿科技(股东14所,相控阵雷达龙头);5)航天电子(航天九院)等上市公司。

  中航机电:上市公司航空机电龙头,托管609所、610所体量大。

  609所(机载机电液压综合控制系统)航空工业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简称航空工业南京机电)是我国航空机载机电系统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现有职工3000余人,航空工业南京机电现有的专业研究领域包括:飞机机电控制系统、飞机液压操纵系统、飞机燃油系统、飞机环境控制系统、飞机第二动力系统、飞机电源传动系统等。

  610所(人机工程与生命安全保障系统)。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原第六一零研究所),是一个专门从事航空生命安全救生系统装置研究、设计、制造、试验的国防科技研究所,现有职工1800余人,从事防护救生装备、民用飞机座椅、航天弹射座椅等。

  中航电子:上市公司航空航电龙头,托管五个航点所体量大。

  中航电子托管了雷电所、光电所、无线电所、飞控所、计算机所等五家航电研究所。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简称上电所)主要从事航空电子综合技术研究,军民机航空电子、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系统及产品研制;全所从业人员2600余人。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现有职工2900余人,是我国航空工业导航、制导与控制(GNC)技术研发中心。航空工业光电所(613所),现有在职员工2300余人,是我国唯一的以火力控制系统总体为核心的火控系统和光电系统专业研究所。 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第631研究所)现有职工1046人,是从事机载、弹载计算机和航空软件研制的专业科研机构。中航雷达与电子设备研究院,是集机载雷达和航空电子系统研发、试验、制造为一体的科技先导型研究院,现有员工2000余名。

  四创电子:上市公司从事气象雷达和军品雷达业务,大股东38所是相控阵雷达龙头所

  四创电子是38所(雷达)旗下唯一上市公司,38所现有员工8000多人,主营业务是相控阵雷达等业务,预警探测、对地观测、信息对抗、测控通信、浮空平台、公共安全、集成电路。

  国睿科技:上市公司从事气象雷达等业务,大股东14所是相控阵雷达龙头所

  国睿科技是14所旗下唯一上市公司,14所共有职工8500多人(含公司),主要从事相控阵雷达、通信、计算机信息系统研究。

  航天电子:上市公司从事航天配套惯导、测控、电子元器件等业务,股东九院院所多

  航天电子是九院下属上市公司,相关的研究所包括13所(惯性技术);16所(液浮惯性器件)、771所(微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772所(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773所(微机电技术)和704所(航天遥测测控技术)。

  风险提示:军费增速不达预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