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軍工李長海的幸福年


大年初五,是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退休軍工李長海的80歲生日,他的兩個兒子和女兒都帶著家人來給老人祝壽。家中最

大年初五,是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退休軍工李長海的80歲生日,他的兩個兒子和女兒都帶著家人來給老人祝壽。家中最小的重外孫子已經10個月大,開始咿呀學語。看著一大家子十幾口人熱熱鬧鬧團聚,是李長海過年最幸福的事兒。

“我20歲時,一個人從農村來到海拉爾工作,當時因為掙錢少,不能經常回老家跟父母一起過年,心裡很是愧疚!”提起往事,老人眼眶泛紅,“現在趕上好時候了,每年孩子們都能回家,陪我一起過新年!”

今年是李長海在海拉爾工作生活的第60個年頭,在一年又一年的傳承與變化中,老人對幸福的“年味兒”有自己的說法。

“40年前,過年買上2斤肉,一家人吃上一頓凍白菜肉餡餃子,換上干淨衣服,放一挂小鞭兒,就算是好年景了,不像現在這麼熱鬧。現在,看春晚、吃酒宴、放禮花,吃的玩兒的應有盡有!”

“那時,我每月工資隻有17塊錢,養活一家5口人,每天都得計劃著吃,一家人住在20多平方米的平房裡,隻能睡一個大炕上。”老人越說越感慨,“現在退休了,每月工資能開3000多塊錢,搬進了100多平方米的樓房,過年的時候,兒孫們回來都有地方住,是黨的改革開放好政策給我們老工人帶來的福呀!”

和千千萬萬普通工人一樣,隻要提起生活的變化,李長海最感激得是黨和國家,隻要見到孩子們,總不忘叮囑幾句。

“爺爺為軍工事業奉獻了一輩子,撐起這個家,他總說‘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隻有更努力地學習,才能回報爺爺,回報國家。”在天津市讀博士的孫女李柏力是李長海的驕傲。

這幾年,每到年前幾天,李長海總是讓小兒子開車載著老兩口上街辦年貨,鞭炮和對聯一定要親自選購,這已經成了過新年的儀式之一。今年,外出旅游的大兒子一家三口,年三十兒坐飛機從南寧捎回老人愛吃的菠蘿蜜和百香果等新鮮的熱帶水果,李長海吃在嘴裡,甜在心裡。他和老伴還在孫子的策劃下,通過微信視頻向遠在美國的弟弟、通遼的姐姐面對面拜年,新年的吉祥話裡是滿滿的親情和幸福。(記者 李新軍 實習生 李巴特)

(責編:劉澤、張雪冬)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