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综艺导师年轻化,18岁就开始带选手(2)


孟美岐、毛不易、华晨宇三位90后组成了《明日之子3》星推官的“半壁江山”,井柏然、周冬雨成为《演员的品格》唯二的“学长学姐”。年轻导师与资深导师的更迭速度似乎正在持

  孟美岐、毛不易、华晨宇三位90后组成了《明日之子3》星推官的“半壁江山”,井柏然、周冬雨成为《演员的品格》唯二的“学长学姐”。年轻导师与资深导师的更迭速度似乎正在持续加快,未来导师市场是否会彻底沦为90、00后的“斗秀场”?

  对此,曾参与选秀综艺制作的李路(化名)表示,如果是泛众选秀,他的团队如今在组导师盘子时仍会优先考虑“老炮儿”,其次再搭配年轻导师与之相平衡。在李路看来,有资历的导师首先可以在专业度上让更多观众信服,几十年的经验足以让他们给年轻选手们提供更中肯的意见。同时,资深导师不会过于根据市场进行选择,“有时他们也不太了解年轻市场的审美,甚至会在节目里直言对如今市场的看法,这不仅有话题讨论度,同时也能够让更多业务能力强的选手突围。”但李路表示,确实基于目前年轻观众的需求,以及考虑到与年轻选手的沟通畅通度,年轻导师也必不可少。

  ■ 对话·毛不易

  可以和选手感同身受

  新京报:此次为什么会受邀担任《明日之子》的导师?

  毛不易:因为我觉得《明日之子》作为我出道的节目对我来说很有意义,节目组邀请后,我也很想把我两季在节目里所有的经验和新的这些选手分享。

  新京报:你认为在六位导师中,你的优势是什么?你认为自己能够给这一季的选手们哪些建议和指导?

  毛不易:我觉得我的优势是从《明日之子》诞生到现在,就一直在参与其中,然后体验过各种各样的身份,对《明日之子》整个节目算是比较了解的,也知道作为选手的心情,也了解节目组一些设计的用意。其实建议和指导谈不上,更多的是作为学长,对他们比赛过程会产生的一些情绪比较理解,也能够比较感同身受地疏导他们。

  新京报:面对宋丹丹、孙燕姿、龙丹妮这样的前辈,以及两季“元老”导师华晨宇,私下是否和他们吸取一些当导师的经验或建议?

  毛不易:最开始会紧张,录过几期以后就发现大家其实还是非常尊重彼此的意见,大家的角度也不太一样,所以每个人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其实对于好的东西大家有一个统一的属于《明日之子》的选人的标准,这个是没有特别大的出入的,所以沟通起来是比较顺畅的。(张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