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环球网消息:中评社北京11月13日电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本周末在越南岘港闭幕。与此同时,随着特朗普抵达菲律宾,其十多天的“马拉松式”亚太行也进入尾声。一周以来,除了特朗普对华首访以外,外界格外关心的一个话题,莫过于针对美方高层首次大张旗鼓端出的“印太”概念,特朗普如何表述并充实其政策内涵。
关于“印太”概念的来源与演变,已为众多媒体所回顾,此处不再赘述。综合各方专家对美国“印太”议程的评估,主要可归纳为三种观点:一是美国想借抛出“印太”把“美日澳印”四国战略同盟提上日程,进一步弱化中国在传统亚太区域的影响力;二是美国提“印太”主要着眼于经贸领域,表示对印度经济崛起的重视;三是特朗普力推“印太”纯粹是对前任奥巴马政府在“亚太再平衡”与TPP等政策的否定。
无论如何众说纷纭,围绕特朗普的“印太”论述,至少可以有两个事实可以确定:首先,迄今为止美方还未从战略层面界定何为印太政策,特朗普在此次亚洲之行中也没有详细地阐述这个概念。其次,不可否认的是,印太的鼓吹者中有相当程度是抱着地缘政治思维的,尤其是美国战略界的一部分人以及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的一些政客和学者。
当然,特朗普提“印太”对该地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最近韩国对“印太”的诚惶诚恐、说辞翻覆,便印证了一点。更重要的是,不管美方今后如何推动、如何阐释其“印太”政策理念,又不管今后印、日、澳等国如何“接招”,这都无法改变中国对外开放、推动自由贸易的决心,也根本抑制不住中国和平崛起的势头。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台湾对美国“印太”倡议的态度为何,就十分耐人寻味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代表台湾方面参加此次APEC峰会的宋楚瑜总体表现稳健,并没有什么“超纲”言辞;台湾当局及外事高层近来也未曾附和“印太”之说;不知是国际观有限还是其它原因,台湾媒体对“印太”也兴趣缺缺。可以判断,对于“印太”概念,蔡政府目前还处于观望、研判的态度。
然而,正如同华府、东京、新德里的政策圈一样,满脑子是冷战思维和地缘政治的人,在台北决策层和战略界也不少见。战略层面的“印太”概念,强化了台湾岛的地理中心地位、深化了台湾岛的地缘政治价值,又和岛内“去中”、“新南向”等取向隐隐契合。所以,美国高层提出“印太”概念、日本政府热情扩充为“印太战略”,不容讳言,台湾一些人和“台独”势力一定是见猎心喜的。
但大势很明显,北京“习特会”上,台湾问题被“轻轻带过”,中美元首外交让两国互信进一步加深,这对今后一段时间保持台海稳定提供了重要助力。特朗普是一位非典型政治人物,中方紧紧抓住一年来其上任初期的可塑性特点,三下五除二稳住了中美关系,还取得了超预期的效果。如果台湾把“印太”当做另一张投名状,恐怕是表错情、会错意。不跟风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