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绿农”
撒播绿色生活理念的种子
“都市绿农”指导和合坊居民在弄堂公共区域的花架上装上灌溉等生态系统,以提高绿植花卉的存活率。 凌燕摄
本报记者 李静
近来,黄浦区淮海中路526弄和合坊的主干弄堂里,居民们时常聚在一起,为地上、墙上、窗台上、铁门上、空调外挂机上的花草绿植翻盆、敷椰糠做营养土、加灌溉系统、浇水、“凹造型”……欢声笑语弥漫在这片建于1928年的老弄堂里。热热闹闹的人群中,有几位“懂行”的年轻人来回穿梭忙碌,热心地指导大家各种操作技巧。这些年轻的“老法师”来自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公益促进会———一个旨在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社会组织。目前,他们正与黄浦区绿化管理所、黄浦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合作,用专业力量指导和合坊居民开展绿化自治,创建“弄堂绿趣”和“种子花园”。
从2011年12月成立至今,黄浦区文化公益促进会从没离开过社区和居民,他们先后与市妇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环保局、市绿化市容局、黄浦区等部门和单位合作,承接或自创各类公益项目,创建了“都市绿农”等多个响当当的服务品牌。如今,他们奔走于全市的居民区,撒播绿色生活理念的种子。
激发居民发自内心地爱绿环保
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公益促进会常以“都市绿农”的名称在社区开展项目,并被居民熟知。促进居民绿色自治,让居民自觉过上低碳环保的生活,一直是“都市绿农”努力的目标。虽然在活动和项目实施中,他们也会送居民菜苗、花盆、肥料、营养土和种植工具等小物件,但“授人以渔”始终是重中之重,不仅教植物种植养护技巧,更激发居民发自内心地爱绿环保。
陈南是“都市绿农”的讲师,专门负责和合坊的绿化自治项目,常常到和合坊和居民一起植绿种绿。许多居民原先也一直在养花种草,但对种植技术和窍门不太了解,很多时候因为方法不得当,花花草草很快就蔫了。陈南先和居民一起重新布置了主干弄堂和支弄堂各处的绿植,按照种类、颜色、习性、植株大小等搭配,使老弄堂的花草有了“花镜”的感觉,引得居民啧啧称赞。为了使居民真正学会“绿化自治”,陈南和同事还定期给居民上课,讲授养花草的门道和诀窍,并帮助居民建立志愿者团队,指导他们如何安排维护绿植。
平时,和合坊的居民可以通过“点单”预约服务,比如植物修剪、多肉植物养护等内容都是居民自己提出来,“都市绿农”再安排老师送教上门。“弄堂绿趣”在“都市绿农”指导下不断向纵深发展,居民开始分类垃圾、在阳台种菜、用厨房湿垃圾制作酵素、堆肥等。如今,这种“深度绿化”的氛围使这个年近九旬的老弄堂自内而外散发着美与活力的气息。
五里桥街道打浦社区的一栋公寓楼里住的多是退休教师,每年教师节期间,各家都会收到很多花。大家就在楼下公共区域建了一条”绿色长廊”,把花卉拿出来一同照料、维护、欣赏,也为了花能开得更长久些。但花一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高效地施肥? 如何预防病虫害?浇了水,花草为什么还会蔫儿?居民们很头疼,急得到处找专业指导。今年,“都市绿农”和黄浦区妇联合作联系上这栋教师公寓的居民,为他们设计、开办了一系列培训课程,实地传授绿化维护技巧,帮居民改善花坛硬件设施,还举办了多场绿色生活知识讲座,退休的老师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生态环保课程吸引不少“铁粉”
黄浦区文化公益促进会负责人汪思亦告诉记者,促进会组织、实施的绿色公益项目很多,服务的居民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学龄前的幼儿。仅与黄浦区妇联合作的一项倡导居民绿色自治的环保项目,就覆盖了黄浦区60%的居委会“妇女之家”,2年间共开展了840余次活动,辐射200余个居民小区,服务2800多个家庭,累计服务超过1.6万人次。但“都市绿农”在居民中最叫得响的还属“阳台种菜”“厨房酵素”等生态环保系列课程,吸引了不少“铁粉儿”。
“都市绿农”一共有4位专职讲师,陈继民是其中一位,主讲厨房酵素制作和阳台种菜两门课。厨房酵素制作要从干湿垃圾分类讲起。陈继民常常跟居民说,厨房收集的果皮、烂叶子、蔬菜根等易腐烂的都是湿垃圾,平时要养成干湿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对环境更好,也可以减少后续很多工作量。然后他才讲酵素制作方法,“按照1:3:10的比例,将一分红糖三分果皮十分水放置在密闭容器中发酵三个月,就能加工成酵素。”居民把酵素掺入清洁剂、洗衣液、洗洁精、沐浴露、洗发水等溶液里,清洁去污效果非常好。
家住老西门街道的居民曹阿姨,跟着“都市绿农”的老师学做酵素上了瘾,不仅自己做,还给家人、邻居和朋友传授制作经验,“刚开始,我爱人不太理解我为啥在家捣鼓这个,但我觉得变废为宝,支持绿色环保,何不尝试一下呢?! 确实挺好用的,现在他也支持了。”曹阿姨乐呵呵地说。
陈继民称阳台种菜为“傻瓜种菜”法,“都市绿农”会给居民送些菜苗,然后教居民如何利用椰糠加水溶性肥料养护、后期分盆、扦插方法等。上了6年课,陈继民总结说,生态科普课既要“高大上”又要“接地气”,前者指宣传环保低碳、清简生活方式,很多人一时还不能接受,要反复讲解;后者是要教授最简单易懂、便于操作的方法,让居民听完回家就可以做,这样生态环保理念才能落地。
除了课程,“都市绿农”在老城厢举办的绿色生活节、绿色邻里游园会等社区活动人气也都颇高。他们组织居民分享与绿色有关的小故事,通过厨艺和才艺展示、猜字谜、拔河等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营造和睦相亲的邻里关系;带领每天都去公园锻炼、休憩的老人读公园游园须知,寻找公园里的便民箱,提醒老人关注公园的急救电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