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峡县:大手笔描绘“生态西峡”宏伟蓝图)
大河网讯 近期,西峡县结合区域实际,立足科学性,强调主导性,突出地方性,关注社会性,多措并举,加快“生态西峡”建设步伐,绘制出了“生态西峡”新蓝图。
规划引领,项目支撑。高起点编制了《西峡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县人大批准实施。该《规划》从城乡布局、产业发展、总体风格、建设形态、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方面,从“生态农业、生态林业、水土资源保护、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宜居”等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入手,着力构筑“绿色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支撑体系、健康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环境优美的生态人居体系和稳定高效的能力保障”等六大发展体系,正在按步骤强势快速推进。
宣传法治,保驾护航。为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县司法局、县环保局联合编印生态县创建相关知识读本5万册,发放到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积极组织撰写简报、报道和交流创建动态下发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法治西峡新闻栏目、法治文艺、法律进基层等多样形式,开展了“环保法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户”活动260余场次,广泛宣传法治生态知识,大力营造出“人人保护生态环境、个个参与生态创建”的浓厚氛围。
连片治理,强势推动。组织开展了连片综合整治活动,突出在连片上做文章,在实效上下功夫。在主要乡镇挑选60个村,试点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做好“三清四化”(清垃圾、清污水、清杂物,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作,打造出一批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新农村;在五里桥、回车、丹水等镇地理位置相连的17个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实施生活垃圾集中清运、畜禽粪便晾干制肥和生活污水湿地处理等系统建设工程,进行农村连片规模整治,促进了农田果园土壤结构改良、农产品品质提升、农村环境改善;按照“户收贮、保洁员集中、乡镇转运处理”模式,各户生活垃圾定点投放至垃圾池(或垃圾箱),保洁员将每个垃圾池(或垃圾箱)的垃圾统一收集并集中至垃圾收集点,乡镇负责统一转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初步建立了农村长效保洁机制。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农村环境进一步改善。
截止目前,西峡县已创成国家级生态镇3个、省级生态镇15个、省级生态村54个、市级生态村250个;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县”荣誉称号。(生俊东 李双喜 宋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