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与冯德麟、冯庸父子对东北地区建设有着很重要的贡献。他们父辈、子辈之间也有着许多迷人的故事可说。”8月20日、21日,由张氏帅府博物馆、辽宁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沈阳冯庸抗战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帅府论坛——张氏父子与近代东北铁路建设暨冯德麟生平事迹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沈阳科隆宾馆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社会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山西大学、东北大学、黑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文博单位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
专家介绍说,近代东北铁路建设在中国近代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张氏父子主政东北时期,铁路的建设与发展对于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乃至当前的东北铁路发展都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冯德麟是当时一度与张作霖齐名的将领,是爱国教育家冯庸的父亲,在近代东北史上颇具影响力。他早年投身乡勇、保境安民,接受清廷招抚并倾力剿匪。民国成立后任陆军第28师师长,后任东三省巡阅使署顾问、三陵承办盛京副督统兼金州副督统等职。冯德麟在从政期间积极发展实业,并支持长子冯庸设大冶铁工厂、大冶工科学校,进而脱离军政舞台、在沈阳创办冯庸大学,走上教育救国的道路。
张、冯家族是东北当时最为显赫的两大家族,两家的交往也从张作霖和冯德麟开始。张作霖和冯德麟是拜把子兄弟,他们之间有过恩怨,也有过激烈争执,但始终没有兵戎相见。
张学良和冯庸有不少共同语言,爱好也差不多。两人自小就非常要好,长大后一个成了司令,一个成为参谋长,但是两人的个性却南辕北辙。因为张学良的年龄比冯庸大,张公子在家排老六,冯少爷排第五。因此,张学良一直叫冯少爷五弟,而冯少爷称张学良为六哥。
1928年张作霖死后,张学良接管东北军政大权,并毅然决定东北易帜。之后在西安事变等重大事件的背后,冯庸一直在张学良身边出现。可以说,从孩时到晚年,因为张、冯两家的特别关系,也造就了东北两个“少帅”的传奇故事。
(责任编辑:李京)
相关报道
>>返回频道首页 返回本网站首页
微信订阅号
手机版
法人微博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