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鳳鳴:我是黨員干部,我不上前線誰上前線


羅鳳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內科黨總支書記、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支部書記、博士生導師,長年從事呼吸病發病機制

原標題:羅鳳鳴:我是黨員干部,我不上前線誰上前線

  羅鳳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內科黨總支書記、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支部書記、博士生導師,長年從事呼吸病發病機制,特別是肺發育與肺部疾病、炎症反應調控機制研究。作為一名黨員干部,作為一名呼吸專家,此次抗疫戰斗中,他再一次勇挑重擔,大年初一帶領21人的隊伍,逆行而上,直抵武漢核心戰場!

  聞令而動,主動請纓

  時間回到1月23日,那一天是大年二十九,此刻正是大家准備年貨歡度春節的日子,而此時的羅鳳鳴接到了國家衛健委指派,作為專家組成員奔赴南寧檢查指導廣西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廣西防控工作意見建議、執筆起草給國家衛健委的相關報告、提出“適度恐慌有利於疫情防控”的觀念……大年三十這一天,他剛結束了廣西工作回到成都,還顧不上休息,大年初一再一次踏上征途。

羅鳳鳴:我是黨員干部,我不上前線誰上前線

  離行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黨委書記張偉交給他一個重任——擔任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希望他積極開展工作,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臨時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在重大疫情面前,我們是醫生,治病救人義不容辭﹔我們還是黨員,不能辜負院黨委的信任,要以身作則,帶領團隊努力出色地完成救援任務。”作為華西醫院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長,羅鳳鳴擔負著的不僅是醫療工作,還要保障整個醫療隊的安全,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好醫院黨委交給他的神聖使命!

  以身作則,恪盡職守

  在羅鳳鳴的帶領下,臨時黨支部黨員同志以身作則,恪盡職守,華西醫療隊迅速投入到武漢市江漢區紅十字會醫院抗疫工作中。

羅鳳鳴:我是黨員干部,我不上前線誰上前線

  1月25日,成立臨時“新冠感染科”托管30名患者。

  1月27日,醫療隊正式接管13樓整個病房。羅鳳鳴召開緊急會議,做好人員分工,統籌全局,利用專業知識,制定了包括病人收治以及分層救治方面的流程和方案,嚴防院感,保障每一個人的安全。在參與臨床救治、查房、診療、放射、重症會診高強度的工作下,他還堅持參加一線值班,他說,在這個特殊時期,每一個隊員都需要合理休息,我是隊長,是黨員,更應該以身作則。

  1月28日,對病房進行規范管理,嚴防院內感染。在認真調研了紅十字會醫院救治現狀后,羅鳳鳴教授召集感染性疾病中心副主任醫師劉焱斌、副主任護師馮梅開了一個三人碰頭會,最終得出未來三大行動:首要任務是嚴防院感,即把該院醫務人員,包括開電梯的大爺、保安篩查一遍,把清潔區和污染區區分出來﹔其次重新規劃收治病人,輕、中、重症病人,按樓層和房間分級治療﹔第三是盡量做到醫護人員零感染,同時對病人的藥物進行一定調整。

  1月30日,接管和重建重症病房。

  1月31日晚上,在羅鳳鳴的組織下,提交了入黨申請書的白衣天使們在這個特殊的戰場上與黨員們參加了第一次組織生活會……

羅鳳鳴:我是黨員干部,我不上前線誰上前線

  勠力同心、群策群力

  從1月25日奔赴武漢,到現在已經快20天了,從原來接管13樓的一個普通病區,到現在還增加了9樓的一個重症病區的患者救治工作,羅鳳鳴和他的隊員們分3組,上班的5個多小時內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除了打針、輸液、管道護理、血糖監測等常規工作外,還要幫助病人發放盒飯,協助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進食進飲,對病人做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導!

  除了常規的疾病治療外,作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一名黨員干部,羅鳳鳴沒有忘記出發前李為民院長對他的囑托:“要發揮好華西醫院在歷次緊急醫療救援中總結的經驗,與當地的醫護團隊密切配合,加強合作!”

  發現問題,總結經驗,逐步推廣,這是羅鳳鳴和隊員們的目標。在這個目標指引下,面對集中供氧系統壓力不足這一普遍現象,羅鳳鳴帶領團隊把集中供氧系統和鋼瓶供氧相結合,用最“土”的辦法增加患者的供氧量,在臨床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羅鳳鳴表示,在集中供氧條件下,“如果患者使用無創呼吸機,我們就給患者增加鋼瓶鼻導管吸氧﹔如果患者使用經鼻高流量氧療儀,我們就給患者增加鋼瓶面罩吸氧”。在實踐中,多名患者在使用了這些“土辦法”后,血氧飽和度指標出現了明顯上升。

羅鳳鳴:我是黨員干部,我不上前線誰上前線

  2月2日,由羅鳳鳴教授牽頭,廣泛聽取醫療隊各位專家意見,由華西醫院王業副教授、尹萬紅副教授、劉焱斌副教授、王博主治醫師及羅鳳鳴教授執筆撰寫了《四川醫療隊—協和武漢紅十字醫院病人診治流程(試行)》。該流程在衛健委下發的《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的通知》基礎上,結合了協和武漢紅十字醫院的具體情況,給出了不同病房、不同分層患者的分類處理及診治流程建議。流程對與協和武漢紅十字醫院類似的二甲醫院參與疫情防控具有參考意義。目前第一版已通過醫院下發到各科室共臨床醫生使用。

  關愛患者、關心隊員

  在患者心目中,羅鳳鳴是大家絕境中的救星,進入病房第一天,他就告訴患者們:我們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黨和政府讓我們來幫助大家,共渡難關。每一天的查房,他用精湛的技術,親切的態度,緩解了患者對新冠病毒的恐懼,增強了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在一次查房中,17床的爺爺摸索著老花眼鏡,在手機上尋找相機功能,說:我今年70多歲了,您是我見過做好的醫生,我可以給您照個相嗎?望著爺爺期盼的眼神,他站直身子,讓爺爺拍了一張滿意的照片。

羅鳳鳴:我是黨員干部,我不上前線誰上前線

  生活上,羅鳳鳴對待隊員們如父親,如兄長。身處疫情最嚴重的醫院,他知道隊員們心裡不緊張,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他每天都關心詢問隊員和紅會醫院醫護人員的身體情況,幫助紅會醫院醫護人員患病的家屬會診。在隊員眼中,他永遠沉著冷靜,面帶微笑。每一位隊員身體有不適,他都會親自去探望,了解病情並安排治療。隊裡省第二中醫院的一位護士低燒,他立即安排CT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右肺膜玻璃影,這和新冠肺炎患者肺部影像很接近,接到放射科電話,他放下剛吃了一口的盒飯,立即趕到醫院。看著慌亂不安的隊員,他沉著冷靜,親切安慰,立即調取隊員出發前的影像對比,最后証實是虛驚一場,為了讓隊員不要有心理負擔,他陪著隊員慢慢走回駐地,讓緊張的隊員放鬆下來。

  作為醫療隊隊長,除了治療任務,還有許多指導、會診的工作,每一天,羅鳳鳴都像一個陀螺,忙個不停歇,每天晚上,他都需要借助藥物才能入眠。每次下班,看著他的憔悴的面孔,深陷的眼眶,因為防護用品緊壓導致的紫紅色鼻梁,大家都希望他適度休息,每一次,他都風趣的說:怪我的鼻子太筆挺了。任何事情他都親力親為,和大家一起搬物資,關心隊員衣物是否夠穿,累了坐一下然后繼續戰斗,忙起來顧不上喝水,他總說,我是黨員干部,我不上前線誰上前線!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