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 中国海防有望率先迎来长期业绩拐点


随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逐步推进 军工装备尤其是信息化产品备受市场关注 相关领域投资机会凸显 在此背景下 行业基

  随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逐步推进,军工装备尤其是信息化产品备受市场关注,相关领域投资机会凸显。在此背景下,行业基本面呈现明显向好趋势。据相关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主要军工集团和军工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受益于海军建设提速,泰豪科技全资子公司上海红生在报告期内实现了快速发展。半年报显示,上海红生实现营业收入4048万元,同比大增80.72%,净利润2224万元,同比增长48.37%。

  此外,根据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目标,2020年是十三五计划和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点,武器装备建设和行业改革有望快速推进,推动军工企业业绩实现增长。其中,海军方面有望率先突破。机构预计,到2035年,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年均投入将达到5000亿元,保守估计海军信息化建设占信息化总投入的1/3。

  自“十八大”以来,建设海洋强国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我国已迎来海军建设的战略机遇期。这一发展趋势将有力地促进包括各类作战设备、指控设备以及声纳装备在内的海洋防务装备配套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拓宽海洋防务装备行业的市场空间,带动中国海防(600764)等相关军工企业高速发展。

  中国海防是中船重工旗下唯一的电子信息上市平台,主要从事水声信息传输装备和各类电控系统的研制和生产,具体产品包括各类军民用水声信息传输装备、水下武器系统专项设备等军用产品,以及压载水电源等民用产品。目前,中船重工正在通过两次资产重组打造我国水下攻防体系建设核心单位。

  第一次资产重组是注入长城电子,长城电子主营水声信息传输装备和水下武器系统专项设备,是国内水下通信装备的唯一定点专业科研生产企业、海军军用通信声纳装备的唯一供应商、一体化声纳水声通信功能系统总体牵头单位。第二次资产重组是注入海声科技、辽海装备等,主营水下信息获取、水下信息探测与对抗、水下指挥系统等装备,是我国水下探测与对抗领域的龙头单位。目前该交易正在有序推进中。

  这两次资产重组下,标的承诺2019年归母净利润为6.64亿元,且19-20年海军装备订单较高增长确定性大,为所注入资产完成业绩承诺指标奠定基础。同时,中国海防创造性地将水下进攻与水下防御装备同时纳入体内,随着体系建设完善以及技术迭代更新可以获得长足的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我国海军加速迈向世界一流,相关投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中国海防作为我国A股市场唯一水下信息系统全覆盖的上市平台,未来将受益于整个海军建设的投入,有望率先迎来长期业绩拐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