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軍工專家豎大拇指的士兵
人物小傳:陳冬,第75集團軍某旅合成營坦克連炮長,參加過多次重大軍事演訓任務。2015年被集團軍表彰為“愛軍精武標兵”。
在第75集團軍某旅,隻要一提起炮長陳冬,戰友們都會說:“那是咱們旅的技術‘大拿’。”
不信你看,他參與研制的“某型步戰車自動壓彈機”和“激光快速校炮器”等創新成果已經在全旅推廣。前不久,他發明的“坦克激光模擬精瞄系統”,已按程序申報了發明專利。
陳冬是該旅某合成營的一名炮長。入伍前,他就讀於江西某技工學校。來到部隊后,他喜歡發明創造一些實用的訓練器材,俱樂部裡的電腦、音響等設備出現故障,經他手“拍一拍”“擰一擰”立馬“復工”。大家稱他是“小小發明家”。
有一年,某型坦克列裝該旅。有戰士反映,炮長的擊發按鈕就像是沒裝填子彈的步槍,扣動扳機毫無感覺﹔還有戰士說,擊發按鈕設計較為籠統,機槍射擊和炮火射擊不好區分,且射擊效果無法反饋。
由於這型裝備缺乏訓練教程,炮長在射擊瞄准訓練中隻能靠反復練習,進而形成“動作記憶”。這種方法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效率極低,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裝備形成戰斗力。廠家技術員前來指導,但並沒有提出具體有效的解決方法。
陳冬自告奮勇找到營長羅樂,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發明坦克射擊訓練系統。”看著他自信的眼神,羅樂很高興,請示上級后,同意了陳冬的想法。
“戰斗”就此打響。不到一周,陳冬就把僅有的一本說明書翻成了“白菜卷”,並積極與軍工企業專家聯系。在得到專家同意后,他在網上買來電路板、繼電器、電源模塊等零部件,繪畫出詳細電路圖,開始嘗試組裝、焊接。不到一個月,他就研制出了3塊肥皂盒大小的玩意兒,取名“模擬精瞄系統”。
然而,測試結果並不能讓人滿意。“電流多大才合適”“裝置的精度、靈敏度、穩定性怎麼樣”等問題擺在他的面前,陳冬和戰友們常常晝夜加班查資料、畫圖紙。經過反復試驗,他們終於攻克了這一技術難題。
“模擬精瞄系統”問世后,雖然外表看起來比較簡陋,但使用起來卻十分高效。坦克炮長通過這一系統不僅能夠快速精確瞄准目標,操作步驟還能通過無線視頻方式傳輸到教練員和其他參訓人員面前,使炮長的訓練更加直觀高效。指導員馬午陽欣喜地說:“有了這套系統,不僅提高了炮長射擊瞄准訓練效率,官兵的參訓熱情也得到大幅提高。”
前不久,正在部隊調研的某軍工企業專家聽說此事,專門來到該營,看完官兵們的演示后,豎起了大拇指:“能研發出這款系統,這個陳冬不簡單!”
(責編:任志慧、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