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型系列紀錄片《軍工記憶》第二季8月開播為軍工存史 為時代發聲
《軍工記憶》第二季繼續講述軍工重大型號裝備的精彩故事。資料圖片
作為國家安全和國防建設的脊梁,國防科技工業一直都是國家戰略性的產業,而隨著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的不斷向前發展,“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軍工報國、甘於奉獻、為國爭光、勇攀高峰”的軍工精神也孕育而生。
時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為回顧歷史,傳承精神,日前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出品的《軍工記憶》第二季5集武器裝備型號紀錄片,於8月1日晚正式登陸央視紀錄頻道(CCTV-9)。
展示和見証70年偉大輝煌
作為大型電視紀錄片,《軍工記憶》第二季以“第一顆氫彈”“05式兩棲裝甲車族”“直10武裝直升機”“95式槍族”和“054護衛艦”等裝備的研制歷程為背景,講述了我國國防科技工業戰線幾代科研人員憑借“軍工報國”“自力更生”的軍工精神,突破國防尖端科技,成功研制軍工重大型號裝備的精彩故事。
“《軍工記憶》系列電視紀錄片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整個國防科技工業戰線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上的一份文化厚禮,也是對新中國成立70年來偉大輝煌的展示和見証。”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副局長田玉龍表示,70年來,國防科技工業戰勝重重困難,取得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高新工程”為標志的一大批彪炳史冊的偉大成就,但這些輝煌的成績離不開那些感人至深的軍工故事,以及可歌可泣的軍工精神。
“把一切獻給黨”“國家利益高於一切”,《軍工記憶》系列電視紀錄片不僅展現了一代代軍工人的核心價值觀,而且,將軍工人“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朴素作風進行了忠實記錄。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離退休干部局局長宋寶麗用“感動”和“致敬”來形容《軍工記憶》系列電視紀錄片。她表示,《軍工記憶》系列電視紀錄片除了揭開軍工這個特殊行業的神秘面紗,給社會大眾提供一次走進軍工、了解軍工的機會外,還讓那些甘於奉獻、無怨無悔的軍工人的故事走到聚光燈下。
強化故事性讓講述落於實處
宋寶麗說,好故事離不開素材的深挖,為了把寶貴的軍工精神宣傳好、傳播好,讓軍工精神、軍工文化這種“軟實力”轉變成促進國防科技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硬成果”,“《軍工記憶》系列電視紀錄片的攝制組行程數萬公裡,先后深入北京、上海、重慶、武漢等地的30多家軍工單位調研、拍攝,深入採訪兩院院士、科技骨干、大國工匠等180多位研制親歷者,拍攝500多小時素材,以及搜集歷史視頻資料1500多分鐘”。
也正是這樣的精益求精,深入採訪國防科技工業領域廣大科研工作者和研制團隊,讓《軍工記憶》系列電視紀錄片在生動地展現出催人奮進的裝備研制過程的同時,也講述了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紀錄頻道副總監史岩表示,在制作的過程中,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始終堅持將感人至深的軍工故事通過“見人”“見事”“見精神”的方式講述給廣大受眾。他說:“我們不是用宏大的方式來敘事,而是通過每一集講一個具體裝備型號的研制過程,讓故事性變得更強,以此來講好中國故事、弘揚好中國精神、傳播好中國聲音。”
為了解軍工裝備提供窗口
其實,廣泛的素材和豐富的資料也讓《軍工記憶》系列電視紀錄片得以在深入淺出地介紹武器裝備研制過程中為受眾科普了知識,再現了特殊年代的時代背景和人文情懷。“通過他們口述工作細節與生活點滴,記錄了寶貴的軍工裝備型號研制歷史,有很多科技裝備型號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推出的,如果這段記憶不加以搶救,那麼,再過一些年很可能就沒有人知道了,而這部片子恰恰為此提供了一個窗口。”航空離退休人員管理局書記王中原說道。
為此,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紀錄頻道總編導廖燁表示,希望廣大觀眾可以站在歷史的角度去看《軍工記憶》,因為《軍工記憶》系列選題涵蓋的是上世紀60年代至新世紀這一時期,而這段時期其實只是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他舉例道:“比如,在研制95式自動步槍時,我們國家的工業水平相對較低,但面對軍隊的高要求,如何造出世界一流槍支?隻能靠精益求精的設計和反復不斷地改進工藝。”
站在昨天的角度去看《軍工記憶》系列電視紀錄片,我們可以感受到軍工人的不易、執著和勇氣﹔站在今天的角度去看《軍工記憶》系列電視紀錄片,我們可以銘記歷史,傳承精神。正如兵器離退休干部局副局長張長勇所言,“《軍工記憶》系列電視紀錄片不僅僅是回憶,它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紅色基因的傳承”。
盡管《軍工記憶》系列電視紀錄片隻勾勒出我國國防科技發展的縮影,但其卻將“強國必須強國防”“強軍必須強軍工”的內涵進行了有力詮釋,同時,也讓“強國夢、強軍夢”背后的中國夢這一主題深入人心。“我們用故事吸引人,用情感打動人,用真實感染人,用細節親近人,讓更多人感受到中國夢不僅僅是在當下,更是歷史與未來的一脈相承。”宋寶麗說道。
而在田玉龍看來,《軍工記憶》系列電視紀錄片更見証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國防科技工業獨立自主、依靠自己的力量創新成長壯大的歷程,其效果不僅令人振奮,而且增添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他認為,這也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生動教材。
了解軍工的研制發展歷史,搶救正在逝去的為軍工事業奉獻一生的軍工人記憶,傳遞軍工主流話語和核心價值,《軍工記憶》系列電視紀錄片在深度反映國防科技工業奮進新時代精神風貌的同時,將軍工精神發揚光大,唱響了同心共筑中國夢的主旋律。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