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基金陈龙:军工行业的投资机会|走进基金


全景网带领投资者《走进基金》,各家基金公司经济学家、首席分析师、基金经理为您分享最新宏观经济与股市走势

  如今,平均每两个国人就有一个为基金持有人,“基金理财不再只是口号,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A股市场机构化、国际化加速,现在全市场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超过140家,管理各类基金产品5000多只,总规模超过了13万亿,产品类型包括:股票、混合、债券、货币、QDII,近两年也不断出现创新产品。在机构投资者已占据资本市场绝对话语权的大时代背景下,个人投资者更需要理解前沿的家庭理财观。全景网带领投资者《走进基金》,各家基金公司经济学家、首席分析师、基金经理为您分享最新宏观经济与股市走势,助力您家庭理财和资产配置、把脉基金投资这点事。

  以下为鹏华基金陈龙,关于“军工行业的投资机会 ”的观点。

  经济学硕士,9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杭州衡泰软件公司金融工程师,2009年12月加盟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监察稽核部金融工程总监助理、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量化研究总监助理,先后从事金融工程、量化研究等工作。

  1、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军工行业仍可实现稳健增长

  有了贸易战之后,至少整个的宏观经济也好,还是资本市场也好,都面临着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有了这样一个不确定性之后,从我们投资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还是想尽可能的在这种不确定性的环境下,怎么样去找一些相对比较确定的方向,然后再参与去做一些投资。我个人感觉,在贸易战的背景下,其实是有几个方向,我觉得都还是偏防御属性的,第一个就是黄金,大家也能感受到,最近黄金板块,包括黄金股的这样一个表现;第二个,最近其实很多策略也都在提军工+黄金,这是一个比较经典的防御组合;还有一个方向就是偏消费类的板块,一个是酒,或者说是白酒。另外一个就是军工,另外一个就是黄金,这三大板块其实是最近相对比较抗跌的板块。

  在外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其实我们觉得国防军工板块至少会有一个相对的收益,这种相对的收益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目前来讲主要的体量还是在装备制造这一块,这一块,我们觉得还是一个偏稳健增长的态势,这个稳健增长的基础就在于我们整个国防预算,今年3月份开两会的时候,当时公布的2019年的国防预算大概在1.2万亿,同比2018年增长7.5%,所以大家能够感觉到这个增长的速度其实跟GDP也好,跟财政的支出也好,其实不太有太大的相关性,这样一个稳健的军费支出,也会确保我们在整个军工行业层面上,可以看到它整个收入也是一个比较稳健的增长。

  下半年,如果说中美贸易冲突再往上去升到一定的程度,导致整个宏观的经济压力比较大,如果说其他的行业增速在往下滑,甚至可能进入到一个负增长的局面,我觉得军工的10%—15%的这样一个稳定增长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整个行业的这样一个稳健增长,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至少在整个宏观经济形势不太确定的情况下,我觉得,它的稳健成长还是有相对的这么一个优势的。第二块就是刚才提到的自主可控这一块,整个国防信息化领域,这块其实国家是投入了很大的科研经费的,这里头确实有很多我们自主研发的一些知识的积累,或者科研的基础,这一块,如果我们通过军民融合的背景下向民用去输出的话,其实这块就可以实现我们所谓的国产化替代。

  2、目前军工行业情绪指标偏低,风险相对较低

  另外,从投资者这个角度来讲,什么时候去参与?这个点还是非常重要,从偏技术类的指标去看,因为这个指标,我们自己也一直在看,这是一个情绪类的指标,大家可以看到,红色的这根线是我们整个国防指数,灰色的这根线就是我们自己基于价量的技术类指标构造的这么一个情绪的指标。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情绪指标如果在高位,如果我们去参与的话,它大概率会是阶段性的一个高点,如果在低位的话,也不见得参与进去就马上可以赚到钱,所以这里头,我们自己很谨慎的一点,其实大部分投资者都往往容易在情绪高位的时候会去追高,或者会去参与,所以我们一般情况下觉得怎么去用这么一个情绪指标,如果这个情绪要在高位的话,我这个时候其实是不太建议大家去参与的,在低位的话,我们至少觉得从技术的层面上去看,整个风险还是相对会比较低。其实目前的整个板块来看,我们觉得整个情绪还是在一个相对比较低的水平。

  我们觉得,确实在贸易战的这种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军工行业是具有这样一个稳定成长跟自主可控的这样一个优势。再回过头来看,如果没有贸易战这样一个事儿,军工行业还有没有这样一个投资机会,因为毕竟来讲,我们觉得贸易战这个事其实是很不可控的,也有可能在下半年的某一个时间点上中美达成了谈判,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这种事确实是很难去预判的。

  从更长的周期上去看,我们觉得也可以看两个方面,就是军工,第一个就是看成长的逻辑,第二个就是看改革的逻辑。从成长这个逻辑看,我们关键是看五年的这么一个采购周期,基本上来讲,如果从历史上看,看“十一五”跟“十二五”有一个规律,一般来说前三年的采购量或者说军费的预算,就是前三年基本上等于后两年,这个我觉得也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因为一般来说制定一个五年规划的时候,它都有自己的KPI的,在执行这个KPI的时候,往往前面三年会做得相对慢一些,后面两年会加速去做,“十三五”的后两年就是2019年到2020年。“十三五”还有一个什么不一样的点呢?就是我们的军改,军改其实是从2015年开始的,就是习大大上台以后,其实首先做的是军改,在做军改的过程当中,还有军队的反腐。因为军改其实很重要的就是在人事方面的调整,人事这一块调整完之后,下面的一些项目才能上马,这个我相信大家也都能理解,在国内的国情都是这么一个情况。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明显能感觉到今年的整个采购量会比过往的三年要好很多,也有因为军改的这么一个原因。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为什么我们觉得对今年整个板块的收入相对会偏乐观。

  再回过头来看,为什么我们觉得往后如果看两到三年,整个装备制造领域确实可以看的点不多,一方面是它的利润,包括收入的增长比较稳健,第二就是外延这一块的动作,后续也可能不会特别多了,因为该注入的比较好的资产都已经注入到上市公司体内了,可能体外所剩的资产已经不太多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家预期比较高的是什么?所谓的军工这一块,还有另外一块资产就是科研院所这块资产。

  3、军工板块有独特的一套估值体系,目前估值合理

  目前整个军工板块静态的PE,就是市盈率,可能有些专业投资者也会看,大概在40倍左右。这个40倍在什么样的水平呢?看两个维度吧,第一个就是看时序上的维度,如果是看过去五年,或者2014年以来,因为我们这个国防指数也是从2014年以来才发布的,大概是在很低的一个分位数上。也就是说历史上不能说最低水平,也是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大概是5%分位数以下,因为过去可能是70倍、80倍的市盈率,现在可能只有40倍。

  但另外一点,投资者也会疑惑说我如果在截面上做比较,比如说我把军工行业跟其他的行业去做比较,比如说跟银行比,银行只有5倍的PE,钢铁可能只有3到4倍的PE,就算是创业板,可能也只有30倍、40倍PE,当然2018年的情况比较特殊,从这个角度来讲,军工40倍的估值水平是不是会比较贵呢?会不会偏贵呢?我觉得要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要去了解军品的定价机制,目前,我们国家因为军工企业还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产物,它的定价是非市场化的,至少我们自己觉得这个40倍其实目前来讲还是相对算合理,略微偏低一些。因为从历史上看,如果你按后续翻一倍的角度来讲,20倍肯定是偏低的,因为毕竟军工资产的质量还是比较高,它的资产也是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的,还是有一定的外延注入的预期。所以我们觉得,在目前这个位置上还是有估值修复的空间的,但至少而言,确实军工有它自己的一套估值体系,咱没法简单地把军工的40倍跟银行那5倍就划上一个等号,这个肯定是不合适的。所以我觉得大家要明白这一点就可以,军工还是有它自己的一套估值体系,目前的整个估值就是合理略微偏低一点,也没有说低到非常夸张的程度,基本上还是一个合理的水平。

  后续来讲,我觉得核心还是要靠整个基本面的增长,包括利润的增长,收入的增长,如果没有这些基本面的支撑的话,其实估值的提升也相对会比较有难度。

  4、军工属于优质资产,可长期持有

  最后我们再总结一下短期内的一些机会,第一个,如果看中短期,看两到三个月,我们觉得因为这个也是之前准备的PPT,5月到6月份,我们觉得一个比较好的去做布局的一个窗口,也包括我们的国防ETF的发行档期也是定在6月份,主要是我们觉得,从历年来看,从整个资本市场来看,从股市来看,6月份出现一个年内比较低的点的概率还是挺高。三季度,我们觉得还是有几比较值得关注的点,第一个就是上市公司的中报,第二就是船舶工业的资产整合方案,就是所谓的在南船这一块的,其实上半年,4月份已经出了公告了,我觉得近期应该很快会进入到实质性的操作阶段了。第三个点就是国睿科技的方案正式实施以后,我觉得大家会有一些往外延的这样一个联想在里头,这一块,我觉得重点还是关注电科跟电子底下的这些上市公司的一些动作,其实最近还是相对比较多。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因为今年是建国70周年,10月1日的时候会有一个大阅兵,据说也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大阅兵,我觉得至少对整个板块来讲,应该会有一些情绪上的催化,至少我觉得不会是一个负面的事件。

  如果稍微看长一点,我觉得,这相当于是一个偏定投的策略,我觉得军工如果看长一点的话,为什么我觉得可以长期持有呢?主要也是几个方面,第一个,至少从资产质量上讲,军工还是属于比较优质的资产,而且也是有一定的稀缺性的,讲这个点就是说它不太能踩雷,这个非常关键,如果我们要长期持有一个资产,一旦踩雷了,就相当于你的本金都损失掉了,这个风险是非常大的。所以我觉得,长期持有的资产一定是它的基本面没有太大的瑕疵,至少它的资产是比较优质的。第二,军工行业毕竟它的研发还是要持续投入的,虽然说我现在配备的可能是歼15,我后面还是要研发歼20,可能还要再往下面去研发,它每隔几年还是要去换一代的,这块更新换代的需求肯定还是会有的。第三个就是自主可控,这个我觉得也是长期非常确定的方向。现在我觉得国家的思路已经非常明确了,就是要搞自主研发,要搞自主创新,当然最重要一点,目前来讲整个国防板块的估值风险释放还是比较充分,这样的话,我参与进去,至少不会去杀我的估值。其次,整个中长期的情绪还是在低位的这么一个水平,包括机构的资金配置目前都是非常低的,也包括整个市场。

  其实至少今年以来,我觉得对整个国防的关注度也不是特别高,这样的话,我觉得这里头应该说大的风险看不到,我自己也想了很久,反复在琢磨,有没有什么大的风险,感觉没有,确实看不到什么大的风险。当然你说往上有多少空间,这个是市场给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控制我参与这个时点的风险,剩下的就等市场给我们赚钱,收益的机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法治经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