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改最难啃的“硬骨头”。在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市委书记李亚强调,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关键还要靠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卫生与健康领域改革创新。
作为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市,近年,我市在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并积极探索医改新路,优化医疗资源布局,让医改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坚持公益第一 5家改制医院恢复公益属性
65岁的何军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糖尿病老病号,前不久又患上了心脑血管疾病,需要长期吃药。“现在在医院开药确实便宜了不少,吃药负担不算大。”近日到医院复诊后,老周看着手里的缴费单说,他的好几个“糖友”,也有这种感觉。
随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我市不断推进,越来越多像何军这样的慢性病患者,尝到了医改的甜头。从2017年开始,我市坚持医疗、医保、医药和医院联动改革,用3年时间恢复了市中心医院、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市第一人民医院等5家改制医院的公益属性,实现了公立医院得发展和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有机统一。
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正确区分基本与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努力让广大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公立医院要保持定力、增强自觉,在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上带好头、做示范。
从2017年8月31日起,我市所有公立医院(含部队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实施60多年的“以药养医”机制宣告终结,目前已累计为群众让利3.5亿元。此外,全市200余家公立医疗机构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高值医用耗材实施联合议价采购,累计让利2.1亿元。
精准深化改革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医疗行业人士表示,取消药品加成找准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痛点,但要想真正攻克难题,必须协调推进医疗服务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方式等改革。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国家、省、市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市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要求,正不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详见右表)
根据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部署,下一步,我市要按照“改体制、建机制、优秩序、控费用、强考核”的思路要求,在深化改革上精准发力。
3扩规模促均衡 打造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在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过程中,我市针对公立医院优质资源不足、结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强化规划引领,围绕打造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各类医疗机构建设,并根据人口、区位等因素,合理布局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普惠医院和特惠医院,加快推进医院重点专科的培育提升。
眼下,省第二儿童医院、市中医院伊滨医院、伊滨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等项目正按节点推进。不久的将来,我市将依托正骨医院打造中医骨伤科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依托省第二儿童医院打造豫西儿科中心。
同时,我市还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建设三甲医院,加快推进县(市)医院新建或改扩建项目谋划和实施,明确伊川、嵩县、新安、宜阳4个县人民医院为县域医疗中心承建单位。
“我市正着力提升保基本能力,确保群众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医疗资源布局和结构持续优化,群众就医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将进一步提升。
我市正不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改体制
重点是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合理界定政府的举办监督职责和公立医院的自主运营管理权限,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落实公立医院自主权。政府重在加强宏观管理,减少对医院人事编制、科室设定、岗位聘任、收入分配等的管理
建机制
重点是取消药品加成,完善药品和医用耗材招标采购机制,推动医药分开,切断医院、医务人员和药品之间的利益链。同时,建立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健全收入分配机制
优秩序
重点是优化公立医院规划布局,明确公立医院功能定位,构建分工协作服务体系,统筹发挥城市三级公立医院、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作用,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
控费用
重点是坚持联动改革、综合施策,实现医疗费用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群众承受能力相协调
强考核
重点是以公益性为导向,建立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健全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制度,突出业务任务、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洛阳日报记者 智慧 通讯员 耿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