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银川9月3日消息 9月1日,自治区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区旅游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满意”61.4%、“基本满意”36.4%,满意度达97.8%。
近年来,我区把旅游业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调动社会各类资源统筹推进旅游业全面协调发展。据统计,全区A级景区由2010年的32家增至2015年的56家,其中5A级4家;全区旅游投入从2011年的22.65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93.76亿元;全区接待游客总人数从2010年的1021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1840万人次,年均增长12.49%;旅游总收入从2010年的67.8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61.3亿元,年均增长18.92%。旅游业对自治区经济的贡献率由4.1%提升到5.8%。今年1至6月,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消费市场普遍低迷的大环境下,全区接待游客总人数803.0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7%和19.35%,旅游消费持续升温,成为我区扩内需、提消费的有力杠杆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与此同时,我区旅游业起步晚、底子薄,旅游经济总量较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也逐步凸显,与全域旅游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对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自治区应突出抓好旅游业的供给侧改革,用足国家有关优惠政策,探索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新路子,创新金融产品,整合和盘活旅游资源。把旅游业发展项目列入政府民生工程和每年为民办实事中优先安排,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解决“有钱没闲”问题。此外,自治区还应推进旅游产品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景区特色风貌和文化内涵,以“旅游+”等新业态为突破,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大融合,完善旅游交通网、游客服务网、旅游营销网建设,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开展旅游促销和惠民活动。(记者 王宇菲)